《华界大马路》

以前上海有3条大马路。

旧英租界大马路为南京路,旧法租界大马路为金陵路,旧华界的大马路就是路外马路了。

外马路,黄浦江边上一条并不太起眼的小马路,路面由黄沙、石子铺就(弹硌路)史料记载为上海最早的弹硌路。为防止夜行者不小心跌入黄浦江,沿江边还设立了铁质护栏,这些护栏解放后还在用。

华界首筑的近代道路,历史久远,由外马路和油车码头街两条道路组成。北起东门路、南至陆家浜路。马路两边,是防汛墙仓库和破旧的石库门或棚户民房。开埠前有60余条街道,大都为石板和泥土路面,路宽仅只有2到3米。

先有老码头,后有上海城。当时的外马路东侧多为轮渡站、客运站、码头,西侧多为仓库或堆栈。

光绪二十二年筑路,路长804丈,宽3丈,石块路面名外马路,亦称大马路。位于十六铺以南与董家渡之间,紧靠黄浦江的路,总长“六百丈”银两“四万两”从动议到完工足足花了10年时间。

光绪三十二年,工程局沿黄浦滩筑路,因靠近江边故命名为外马路,遂将原先的那条路改称为里马路。这条总长“六百丈”左右,估算银两需“四万两”,位于十六铺以南与董家渡之间,紧靠黄浦江的路,从动议到完工足足花了10年时间。

外马路的修筑给码头转运带来了极大便利,一批新码头、新仓库聚集在这里。西方工业建筑的简洁与流畅,外表朴实无华,框架宏伟、硬朗柔弧形边包裹棱角。杜月笙、黄金荣在成为上海滩大佬前,都在这里讨过生活,卢作孚、虞洽卿兴建的五座老仓库。

路筑成以后“沪南之市面由衰而盛、车水马龙”,地价大涨带动了百业的发展,工程局出卖土地获利30万两,除了抵扣筑路费,将剩下的资金用于南市自来水工程的建设,老城厢也象租界一样用上了自来水。

外马路为上海“沙船云集”做出过重大贡献,船到港后沿江的“萝夫”、“扛夫”黑压压的一大片,扛着货,像蚂蚁搬家一样。

王家码头街、新码头街、盐码头街、竹行码头街、万裕码头街、赖义码头街、生义码头街、白渡路、轮船码头、董家渡路等都在这里。

1945年后筑的外马路,北起十六铺,南至国货路,全长3120公尺,宽5.2-27.7公尺,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灌入式沥青路面,改名为中山南路。

从东门路开始(十六铺码头)到南码头到底有多少码头呢?

东门路的宁绍码头、会馆弄的会馆码头、

老太平弄的老太平码头、杨家渡码头盐码头街、

码头街的大码头、萃丰街的大关桥码头、

白渡路的老白渡码头、毛家园路的洞庭山码头、

吉庆里的万聚码头、码头街的久大码头、

生义路的三北公司码头、竹行码头街的大通公司码头、

万豫码头街的王家码头、公义码头街的公义码头、

公用局总船务处的永盛码头、董家渡路的上海汽船公司码头、

赖义码头街的赖义码头、会馆街的南会馆码头、

徽宁路的徽宁码头、多稼路的新昌码头、

薛家浜路的丰记码头、三角街的油车码头、陆家浜路的南码头,

大达码头、洪片码头、利川码头、三泰码头短短两公里路有28座码头。

薛家浜路一端通向南码头,江边有一个屠宰场原名薛家浜猪羊公作,现在有一个冷库还在。出现地铁、隧道之前,上海人每天要经过码头来往于浦西与浦东之间,很多老人还有记忆:轮船到了码头,摆渡站上铁门一开,等候过江的人、自行车如潮水一样涌向甲板。

董家渡码头做一次徒步旅行是不错的选择,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名北仓渡,后浦东董姓人氏为方便来往渡客,用一艘能坐23人的双桨船在此来回摆渡,每人每次收费三个铜板,遂改称董家渡。

民国七年税务局将渡口改建为码头,称董家渡码头,有露天仓库与水泥结构的驳岸。

1976年由上海港务局改建,改建后的码头分外码头、内码头。

现在黄浦8.3公里滨江岸线全线贯通以往的码头脱下了神秘的面纱。如果我们意犹未尽可以去外马路348号,上海最早的江海常关大楼看看。

这幢混合结构的3层洋楼始建于1922年,砖混结构略带意大利别墅风格特征。红瓦坡屋顶,南立面巨柱式连续拱券形,3层西式房屋门前一侧围栏上还镶着1922年份的镂空装饰。镇关之宝“江海常关”界碑,被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原先一直埋在那里的。

康熙二十四年,清廷结束了海上自我封闭政策,在沿海设立四大海关。江海关设在上海。

1854年上海地区曾经出现两个“总关”并存的局面。上海县城的江海关改称为江海常关(又称南关、老关、江海大关、江南海关)。

1922年后迁至外马路348号的3层洋楼。新成立的江海北关(或洋关、新关),由外籍税务司负责管辖。

1927年,一座古典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海关大厦矗立起来,这便是如今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13号的海关大楼,这是后话了。

华界的大马路依水傍城,曾是上海的水上门户,承载了百余年前的开埠记忆。


评论
热度(1)
© 乔茗星/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