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皇家代尔夫特》

当他通过画笔让我们走进一个人物内心世界的时候,我们进入了他的个人世界。

浅蓝色的平涂画面上一块跳水板,无人出现但水花四溅。正午时分的投影,蓝色水池对面有一把空椅,池边有入水的虚影,两根高高的棕榈树人物是缺席的。跳水板、水花、椅子、小水花暗示有一人潜入,大水花从跳板跃入标志着有第二个人在水中。

作品名字为《大水花》。浪花即人物游泳馆直线平面,褐色墙略反白,棕榈树伸出墙头不动,无风。画面是凝固般的静止,声音仿佛被建筑物吸干净了。乍看起来是平涂的装饰画风,但色彩的层次变化显示了游泳池与附近的环境有一个潜在的焦距感。

画面告诉你池水、浪花、建筑物、棕榈树,还有一样要表现的东西没说,那就是阳光与阳光下曝晒的建筑物。这是一种平静冷漠的画风,却从一种极平淡的画面反射出画家内心的激动。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最出名的英国在世画家、英国《卫报》笔下的“全天候时尚偶像”、被媒体追逐的同性生活绘画者、艺术史上的嘻哈之士,他的穿衣风格和在自画像里一样:灰色裤子、粉蓝毛衣露出橘色的恤衫领口,外面再搭件果绿羊毛开衫。

大卫·霍克尼生于布拉德福德,11岁时就知道自己要当一个艺术家。就读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时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颜料与画布,听说版画系可以免费提供材料时,决定前去一试。

1962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最后一年,获得了金牌奖。26岁就举行了第一次个展声大噪,与安迪·沃霍尔齐名是艺术圈里著名的同性恋艺术大师。

1966年在克斯明画廊举办个人画展,《浪子的历程》最为杰出,受到艺术界的重视。

1970年伦敦的白教堂画廊为他举办了巡回个展,自此,霍克尼的作品开始在世界一流博物馆获展。

画家摄影家、蚀刻家、制图员设计师早年追随汉密尔顿发展波普艺术,数十年中吸取又创造性地融入他的绘画之中。人与存在,人与社会细微奥妙写实中略带变形,既有精细的照相写实,又有变形夸张的拼合, 

大卫·霍克尼颠覆了英国传统的风格,肖像画注入了更多的情色意味,关系亲密的人形象铭刻在他的大脑里,无需顾虑画出来的作品是否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相同。代表作《克拉克先生和夫人珀西》含有深刻的哲理,使人回味无穷

画面中内景人物分立中心线左右,克拉克随意地靠着椅子,扭头斜视某一角落,珀西右手叉腰,视线在右臂延伸的方向。阳光从阳台玻璃间透过来,逆光中人的面影是暗调。方桌上有一本黄封面的书和一瓶醒目的百合花,还有一只蹲在克拉克腿上的猫或许透露一点什么。双方抿着嘴眼神显示出没有目标的投射状,温馨柔和的家室里电话置于一角,装饰花卉台灯在阴影中。

室内的温馨与夫妻的冲突构成情绪张力。细微的情绪冲突,夫妻都以侧面对立而视线绝无交流。浅调软性的家什与人物深色庄重的衣服构成色彩张力,使得整个画面意味深长。

霍克尼位技艺高超的画家,如休斯所说,只有外国人才能够在加利福尼亚阳光下单调而幸福的生活中,提取出像霍克尼那么充满深情的形象。

由于常有新鲜感,霍克尼不久就发现或者说再度发现,十几台相机,近30年的摄影艺术生涯中,矢志不渝地坚持探索照相机的多种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摄影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

他的摄影拼贴作品被人们称为霍克尼式拼贴。

宝丽莱相机来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局部。他拍摄了数万张甚至数十万张快照,变形不同的局部照片之间美地对接,重叠错位视角的偏移拼合,给人以奇妙的拼贴快感。

另外一些拼贴,则是采取类似接片的方式,连续拍下同一物体各个方向的照片,拼贴后形成鱼眼镜头一般的透视变形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摄影从绘画而来,现在又将回归绘画。上世纪90年代用复印机创作的的自制打印版画集,引起了国际版画界的关注。作品将自己对人与存在,人与社会细微奥妙的变化的观察深涵在自己的作品之中。

霍克尼对所有能做出图像的技术他都感兴趣:照相机、传真机、激光影印机任何东西,从来不拒绝新鲜事物。

不要忘了,画笔、铅笔也曾是科技产物,iPad、iPhone让绘画起死回生,并且还有一个好处是永远不用担心颜料不够用。87岁老头霍克尼用手机画画卖天价读霍克尼手机画感言:

历史上,艺术是一种特权,多数人被技法排除在外。今天互联网智能时代,艺术的垄断彻底被打破,艺术不再建立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上,在万能的智能世界人人成为艺术家将梦想成真,艺术的大众化、通俗化和娱乐化难以逆转。

他将玩耍的iPhone、iPad成为画画工具。

霍克尼手机画作品,色彩明快饱满,线条简洁硬朗,绿叶厚实而温润,枯木细瘦且曲折,小路或直或弯。停下来看一看你能画的东西。

画下你能看到的东西,看到你能表达的东西,更多。

2012年霍克尼获得英国女王为其颁发的“功绩勋章”。

每个人,无论是真实的人或是虚构出来的,生活中都应该开放的结局。这些道路不是渐行渐小,而是不断延伸。我觉得,海的那边英国的那块地方就在纽荷兰区的北面,感觉是几乎是同一片天空,它从荷兰延伸到了中国。

PS:皇家代尔夫特

霍克尼对勃朗和中国画思考得很多。伦勃朗中年时,中国瓷器大量流入荷兰,代尔夫特陶器诞生了。

代尔夫特城陶瓷制造中心位于荷兰皇宫所在地,海牙和著名的港口鹿特丹之间。历史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荷兰的6个据点之一,欧洲瓷城生产陶瓷已有700多年历史,也就是在那时中国的瓷器引入荷兰,并发展成了荷兰著名的代尔夫特青花瓷器。

蓝瓷工厂成立于17世纪。陶器工厂中,皇家代尔夫特是唯一剩下的一个。里面陈设着罐、托盘、郁金香花瓶等一百余件陶器,有引人入胜的烧制过程演示和实例,也能够寻找荷兰王室家族曾拥有的瓷器碎片。

1610年左右,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回国,皇宫开始安排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并召集制陶名匠在代尔夫特仿制景德镇的青花瓷,通过反复试制,终于制成了白釉蓝花精细陶器。

Delft Blue在欧洲市场是蓝白瓷器的代表之一。代尔夫特蓝陶的原料选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陶工人将这些黏土用水搅拌后注入事先制造好的模具中,等干燥收缩之后,便成了最初的陶器。工匠们再对陶器进行修补,让它表面光滑、均匀。之后上一层薄薄的釉底料,放进窑里初次烧制。烧出的陶器交到画师手上,画师画上漂亮的图案再进行烧制。

代尔夫特市现有陶瓷厂33家,都已经采用现代制瓷技术精制陶瓷了。皇家代尔夫特瓷厂依然保持手工传统制作陶瓷,制作国家礼品和接受外国订货。


评论
热度(1)
© 乔茗星/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