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中药铺》

中:中和四方。

药:补药、毒药、草药。

中药:平和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

铺:铺开把东西散开放置。

基本解释:出卖传统中药的商店(店铺)。

西医传入中国大约在明末清初。人们习惯将那些经营西药的店铺称为药店,铺子里有码放整齐的药瓶药盒以及常用的纱布、橡皮膏、体温计等,药片可以拆瓶零买。药店大都开设有夜间售药的小窗口,春夏秋冬子夜五更敲开小窗,便可买到急需的药。

卖中药的铺子称为药铺。成药丸、散、膏、丹、汤药,汤药是汤剂饮片。通常店堂内摆有长条木椅备白开水,店员先看药方,缺少哪味药会告诉顾客。负责抓药的将药方展平镇尺压好,然后在柜台上铺好大大小小的包装纸。

柜台内侧靠墙摆放着整齐的药柜,又称百眼柜。每个抽斗上都写着存放药材的名称,坊间传说百眼柜的样式是从唐代药王的大围兜发展起来的。孙思邈上山采药有一个大围兜,上面缝了很多小布袋,每采到一种药就放进一个药袋内。后来药铺仿此制做了由很多小抽斗组成的百眼柜。

最后营业员用戳子称好药后,请另一位师傅按药方依次核对无误后包上。包装纸上印有店名、地址、经营内容等等。

有的中药铺名号后加一个堂字,店内有中医大夫应诊人称坐堂先生。

张仲景任太守时常在公堂上边断官司边行医,切脉开方分文不收。后来行医者为纪念和弘扬他的高尚医德,沿用坐堂先生的称呼至今。


评论
热度(1)
© 乔茗星/Powered by LOFTER